
关于中国国家的治理逻辑,本书主要沿着两条脉络进行探讨:一是中央权威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,这体现在各级政府体制的制度设施和行为方式;一是国家与民众之间的关系,这体现在国家与社会群体的相互影响上。本书从学术上推进了当前国内的国家治理研究,并为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可以参照 的研究路径和视角。
周雪光,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博士。现任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讲座教授、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兼职教授、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组织管理系系主任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客座教授。主要著作有《组织社会学十讲》(2003)、The State and Life Chances in Urban China: Redistribution and Stratification, 1949-1994(2004),合著有The Dynamics of Rules: Change in Written Organizational Codes(2000)。
任何一个国家政权都面临着竞争生存的压力,面临着所属疆域内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挑战。不同国家因其面临生态环境、统辖规模和治理模式的差异,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每每不同。简言之,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,国家治理模式决定了其政治运行特定的优势、负荷、困难和挑战。国家治理模式不是任意选择的,常常与一个国家的历史演变过程有着深刻关系,有明显的途径依赖性(Finer1997,Levi 1988...
> 全部原文摘录
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
体制话语的消亡 很多自认为“理性、客观”的网友,经常批驳“公知”们的“无脑黑”,只要一出现问题,就是体制问题,这么笼统的说法显然无法让理性的网友信服,也容易和红粉网友产生论战。 近几年随着“公知”们的消失和“阿中哥“的崛起,似乎体制问题的说法已经落伍了。大家... (展开)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
为何中华文明能够不间断地存续几千年?一言以蔽之,中国制度的超稳定结构没有变。 一、一统体制和有效治理间的矛盾没有变。 二、逐级分权治理制度没有变。 上级政府将政策目标和相应配置资源(部分财政权、治理权)承包给下级属地政府。 三、收放松紧调节相济的治理机制没有变 ... (展开)> 更多书评 68篇
西峰秀色 (跟从内心的热情去生活!)
2020-02-20 09:42 8人喜欢
2020-02-02 20:39 9人喜欢
73 有用 佐治淮海居士 2017-07-29
忽闻下架,现在这就是好书的标志,所以急着到书店找了一本
79 有用 文在兹 2017-07-09
p436趋势之二:"官僚权力的膨胀与组织失败诱发卡理斯玛权威重登历史舞台"。
79 有用 大师兄 2017-05-06
大家都知道中国的问题是体制问题,这本书正是从现象到本质回答了体制出了什么问题,解答了很多困惑。尽管行文前后有很多重复的地方,从写作上来看可能并不是很优美,但是从内容上来看,值得特别推荐,可惜看印数只有几千册,真希望更多人能读到真本书。
445 有用 鹿眼果的壳 2017-09-16
周老师的网页:https://web.stanford.edu/~xgzhou/,书中大部分文章都可以找到。
42 有用 一个喜桃🍑 2020-02-14
“该书出版后六个月内,这本书在中国被“取消发行”并禁止了再版,出版商把版权还给了我,所以我制作了一个可以免费下载的电子版。自从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后,几天之内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微博上就有近4000次关于分享这本书的内容,我曾讨论了十多年的一系列议题突然变得高度相关。一方面,我对这件事的出现感到悲伤:有时你不希望你的预言成为现实。但我也觉得自己是清明的。也就是说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我一直在研究一些我认为基... “该书出版后六个月内,这本书在中国被“取消发行”并禁止了再版,出版商把版权还给了我,所以我制作了一个可以免费下载的电子版。自从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后,几天之内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微博上就有近4000次关于分享这本书的内容,我曾讨论了十多年的一系列议题突然变得高度相关。一方面,我对这件事的出现感到悲伤:有时你不希望你的预言成为现实。但我也觉得自己是清明的。也就是说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我一直在研究一些我认为基础性的但并未被完全理解的东西,而现在我过去多年来提出的论点突然间被广泛讨论并产生了影响。而我正在写这本书的英文译本。” (展开)